鰲拜‧康熙‧反圈地農民運動
「圈地」(Enclosure)乃是古老的土地掠奪形式,東西方皆然。如果用現代的說法,它算得上最粗暴原始的土地徵收手段。
古代中國官大民小,官吏豪強「圈奪」民地之事稀鬆平常,及至滿清入關,「圈地」這個詞首度正式化。清史稿《食貨志》即指出,順治元年(一六四四)順治遷都北京,為了安置八旗家戶,遂將許多漢人土地「圈地」撥發旗人使用。後來順治死,康熙八歲嗣位,以鰲拜為首的輔政大臣治理國事,鰲拜即在八旗之間玩弄各種改地圈地手段,以遂其權力鬥爭欲望,搞得旗人漢人皆怨聲載道。到康熙八年(一六六九)他已長大到十六歲,無法再容忍鰲拜的擅權亂為,遂將其逮捕並禁錮終生。康熙皇帝也下令,將一六四四至一六六八年廿四年間朝廷的所有「圈地」發還,並禁止再「圈地」。康熙皇帝尊重漢人土地權利,發還劫奪而來的土地,縱使以現代標準而言,他也當得上仁君之名。
至於西方的「圈地」,從英國安如王朝(一一五四—一四八五)、都鐸王朝(一四八五 —一六○三)、斯圖亞特王朝(一六○三—一七一四)歷代皆有之。「圈地」最厲害的是都鐸王朝時的亨利八世,他用被稱為「魔鬼之腸」(Devil's gut)的鐵蒺藜網將地圈起,農民全被趕光。
昔日英國各王朝的圈地史,同時也是一部農民抵抗史甚至起義史,安如王朝時的「圈地」,使得山林俠盜羅賓漢這種英雄好漢竄起,也使得農民起義大盛;除了大規模動亂外,圈地也出現許多農民報復行動,以寫《魯賓遜漂流記》聞名的笛福,當年也是朝廷的政治密探,將各地的政治問題寫報告給英王。他就將當時財政大員蓋伊(Henry Guy)搞圈地惡行,引發農民報復,到他田裡破壞及縱火的事情寫了出來。蓋伊後來因貪汙被關進倫敦塔監獄。後來亞當斯密在回顧反省「圈地」時代事蹟,即明言那是一種對農民的不公平掠奪。
過去的「圈地」,無論東方西方,都是君權王權時代的產物,那種時代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」,圈點民地又算得了甚麼?延續「圈地」這種權力行使而來的土地徵收,過去由於官民權力不對等,無論手段、程序、補償,當然也都同樣反射出這種不對等性及不公平性。但近年來,全球對這個問題已出現強烈的反彈與反省。造成這種情況的主因有兩大結構性原因:
當代富國強權在土地及資源爭奪上日益尖銳,不但對內「圈地」,甚至還對外「圈國」、「圈海」,它已造成全球人民民權、農權、生存權、環境權、糧食權這些權利觀念的匯合與重建。這些權利已成了一種終極性的主權,不再是有權有錢的人說了算,要老百姓說了才算。土地撥用及徵收的人民主權特性,已不是客氣柔性一點就能解決的問題,而是要有絕對必要的公益性才可成為徵收的唯一要件。如違背徵收承諾就要土地復舊發還!
現代總體的經濟計畫,早已察覺公私體制經常都「利潤歸私,成本歸社會」,被外部化的社會成本則反過來成了私人利潤。例如圈森林為牧場養牛,加上未列入但由整體分擔的環境成本,一個牛肉漢堡至少要兩百美元,圈海捕魚及圈國開礦,只會造成人民的愈來愈貧窮。以前人們控告詐欺,都是用「受害損失」來計算賠償,這是不對的,而應改為按「詐欺者期望獲得的利益」來計算才對;基於同理,徵收土地也應由農民「現在的損失」改為「徵收者意圖得到利益」來重新計算或折衷,否則都是掠奪與剝削。
目前全球由於許多新問題和新意識興起,過去習焉不察做法已受到強烈的反抗,全球「反圈地運動」,只是其中的一小環而已。台灣的反圈地農民生存主權運動,各界都不要低估了!
(作者為作家)
【2010/07/24 聯合報】
http://udn.com/NEWS/OPINION/OPI4/5743479.shtm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