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

泰姬瑪哈陵

蒙兀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,為了紀念死去的愛妻穆塔茲而建造。穆塔茲是一位具有波斯血統的絕世美女,十九歲與沙賈汗結婚。皇帝深愛這位善良的皇后,兩人形影不離,出征或巡遊都帶著皇后同行,並賜一個封號「蒙泰姬.瑪哈」,意即宮廷之寵。印度人把她稱為「泰姬.瑪哈」,或簡稱泰姬,十九年間生了十四個孩子。1630年沙賈汗南征,泰姬隨軍伴行,在歸途中生了最後一個女兒,難產而死,年僅三十九歲。臨死之時,沙賈汗答應為其造大墳,即為建設之動機。
沙賈汗請來當時極負盛名的波斯建築師拉何利,動員兩萬人,投入無數金錢,從印度西部運來最好的白色大理石,日夜趕工,花了十七年的歲月完成正殿。那裡產的白色大理石,質材較硬,不會被刻蝕或黏沾上水份、雜質,這是其經過了三百多年後仍可保持潔白的原因。之後又仿照阿克巴大帝陵寢正門上的四座高塔,豎立在陵寢的四周,為了防止高塔萬一倒下時破壞到正殿,在設計時還刻意將高塔外斜十二公分,這又花了五年的光陰,終於在1653年完成了今日的泰姬瑪哈陵。
在興建泰姬瑪哈陵的同時,沙賈汗在河的對岸也為自己建立了一個黑色大理石的廟宇,但是後來因為帝位的爭奪,發生被自己的三兒子奧朗則布幽禁在阿格拉堡(Agra Fort)的悲劇,長達六年的時間,他只能從城堡的小窗子遠眺泰姬瑪哈陵。在他死後,終於一償所願,被葬入泰姬瑪哈陵與王妃的棺木相伴。
被列為世界遺產的泰姬瑪哈陵,隨著環境的惡化,政府雖然進行長年的整修,根據最近的調查,四個角尖塔已經發生傾斜。目前引起相當大的爭論。

資料來源:宮崎正勝著,趙韻毅譯,《世界史圖解》,臺北:商周出版,2006年,頁173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,帝國境內的清真寺四處興建,其圓頂、拱門、尖塔、寬庭、完全不見人物雕繪等特點是印度以前沒有的,大大豐富了印度的建築風格。其中最著名的當然非泰姬瑪哈陵莫屬。
資料來源:郭豫斌主編,《圖解世界史-中古卷》,臺北:好讀出版,2007年,頁265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泰姬瑪哈陵融合中亞、波斯、和印度本土風格,整體設計合乎莊嚴、和諧、對稱與平衡效果,加上使用白色大理石建造(因為白色代表純潔堅貞的愛),並鑲嵌彩石圖案,更突顯其美感。由於蒙兀兒帝國是由突厥化的蒙古後裔所建,因此帝國融合中亞、蒙古、波斯與印度等多元民族,建築風格也呈現多元的樣貌。

泰宇 歷史三  備課用書  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